标识标牌是A旅行景区鉴定作业中几个显的关键评分项之,不只本项本身占有较大比重的分值,在景区旅行活动开展、景区整体环境营建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。标识标牌是景区固定的“导游员”,是景区旅行气氛的“渲染器”,是景区文化的展示平台。绿维文旅会景规区分院对标识标牌新老规范进行了解读,指出标识标牌的常见问题,并从标识标牌的基本类型、外观规划、语种设置、才智植入、布点布局五方面,对标识标牌的规范化建造提出了详细的主张。
、老版规范
2003年版的《旅行景区质量等的区分与鉴定》(GB/T17775-2003)将标识体系评分项分成了“标识体系”和“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”两个部分,分别为49分和18分,两项相加总分达67分。
其间“标识体系”分为“设置”、“布局”、“规划制造”、“保护”、“中英文对照”和“中外文(非英文)对照”6个分项;“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”分为“方位与数量”、“图形符号设置”、“视觉果”和“保护保养”4个分项。十数年来,这规范对全旅行景区的标识标牌规范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,尤其是“设置”和“规划制造”两项,因其33分的较高分值,成为景区在A品牌创立作业中必跃的“龙门”。
可是,该规范也有着显着的缺陷。先是对标识标牌的分类不合理,公共信息符号本是标识体系的部分,该规范却将其作为独立于标识体系之外的评分项,两部分评分项也基本重复,这导致了整个标识体系评分项的分值出现“膨胀”;其次是“设置”和“布局”表意不清,该规范中的“设置”实为标识标牌的规范品种,而“布局”才是“设置”的原意,这相同导致了重复计分;再次是对外文的设置不合理,分为“中英文对照”和“中外文(非英文)对照”两部分,原意应是要求标识标牌中有中英文对照是硬指标,而在英文之外的外文,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,但“中外文(非英文)对照”项设置的满分是3分,即面言语品种完好的标识标牌必须有五言语对照,这对标识标牌的规划和制造作业造成了困扰——或许内容拥挤,毫无美感,或许删减文字,书不尽言,——不管怎么挑选,都会造成不必要的缺憾。